干货分享丨从荷兰的农业看农业 品牌策划塑造!


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却是全球农产品出口的大国,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大国。这个人口与北京人口差不多,国土面积不到4.2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家,在农业上却是首屈一指的,每年的净出口额300多亿美元。荷兰之所以由资源小国成为农产品品牌大国,得益于近几十年来一直根据国际市场,培育自身的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荷兰农产品品牌塑造有以下三点特别值得学习:

其一是以拍卖场为中心吸引各类买家。


荷兰的拍卖场在全球知名。拍卖场有许多妙用,最大的妙用可以使价格透明,使各类买家放心。除了这个传统的职能外,拍卖场的职能早已进行扩展,包括对产品的分类、分级、质量和包装等标准化管理,提供各种储存设施和冷库设备服务;除了拥有各种现代化的拍卖销售设施外,它还具有市场研究、销售管理、海内外促销等职能,并提供购销信息服务以及完整的银行决算、交通运输服务。所有这些大大便利了进口商。

其二是快捷的传递系统。


为了使鲜花及时地送往客户,便捷的交通运输相当关键。荷兰花卉的拍卖市场和运送系统非常发达,堪称世界之最。在荷兰,花卉拍卖市场共有7个,分布在不同地区。拍卖市场一般是由各园艺公司所共同拥有的股份联合体,各个成员公司按章程规定将自己的花卉产品交由拍卖市场出售,世界各地的购买商在拍卖市场登记注册,便可使用拍卖市场提供的各种设施。拍卖市场所有的花卉产品都通过拍卖大钟成交,各种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鲜花的数量、价格都在拍卖钟上显示,当购买商看中某种鲜花并决定以拍卖钟显示的价格购买时就按动按钮,电脑进行各项后道程序的处理,当天就包装运送到附近的尔伯国际机场,保证第二天就能在世界各地的花卉市场上零售。目前在阿尔斯梅尔——世界最大的鲜花拍卖市场(占地约十个足球场),荷兰人正在建设一条巨大的地下隧道,直通Schiphol国际机场,成交的郁金香将通过隧道系统直接迅速送上飞机。

其三是创新与研发。


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荷兰政府和公司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究和发展新品种,比如一般的常见花卉,每一种花可以有十几万个品种,什么颜色、什么时间开花、大小、高低等等应有尽有,顾客需要什么就可提供什么,顾客什么时间需要就可什么时间提供。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靠大量的科研投入和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换来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有机、天然、绿色、无公害等概念食品的市场很热,但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健康农产品的却有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笔者就带着这个问题,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分析,毕竟主流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关系到农友们生产什么样的农产品,以及生产多少农产品。

中国主流消费者群体剖析:

个体并不强

中国主流消费者购买力,一直都被高估了。近日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高盛出的一份报告表明,中国主流消费者的购买力并不强大,日均消费仅为美国的十四分之一。

在7.7亿中国就业人口中,仅有大约 11%的中国人口可以被定义为“中产阶级”。同时,其日均消费仅有7美元,相较之下,美国主流消费者平均每天消费97美元。

因而中国主流消费者的购买力并不像外界认知中的那样强大,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的经济实际是人口堆积起来的,个体并不强。

最当然如此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并不能用简单的一种说法归纳,报告从社会经济方面将其分为四个不同群体:

140万富有城市居民(高端消费者):人均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他们是中国最富有的一群人,对全球高端消费已有重大影响力。

1.46亿城市中产阶层(都市白领):人均年收入11700美元,将近一半人群是政府职员或国企员工,他们是“狭义上的中国中产阶级”,并主导了娱乐、饮食和旅游等非必需品消费。

2.36亿城市大众阶层(都市蓝领): 人均年收入5800美元,他们也是收入增长潜力最大的人群,未来他们在主要扩大衣食住行等必需品消费的同时也会增加对非必需品的消费。

3.87亿农村就业人口(农民):人均年收入2000美元,占中国就业人口的近一半,低收入和匮乏的工作机会,使得他们的消费主要上是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

除此之外,

中国人的消费还有什么具体特征呢?

中国主流消费者消费模式:

吃得很廉价

消费模式是指消费者在不同消费需求方面的花费比例,报告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分成7个方面:衣食住行娱康奢。从花费比例来看,“食”与“衣”等基本消费占中国消费者个人消费支出的一半左右,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仅为 15%左右。

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中国主流消费者消费模式也会发生变化。消费会从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向娱乐、饮食和旅游等非必需品消费转变,消费模式也会向消费更成熟的发达国家转变。

将中国的消费模式和美国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在与餐饮、旅游等相关的娱乐消费方面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消费者的相关支出远低于美国等其他国家,2013年中国消费者的娱乐消费占个人总支出的9.2%,而美国人则愿意为娱乐支出个人消费总额的17.3%。

食:虽然中国的餐饮业非常发达。但统计数字表明,中国人食品支出的大部分还是用于在家用餐。根据北京大学在2014年进行的调查,中国过半数主流消费人群在一日三餐上的花费低于5美元。为此每日花费超过100元人民币的消费群体仅为2%。

中国人

为什么不愿花高价买农产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10块钱一根的鲜黄瓜,30元一斤的有机米,100块一斤的土鸡,真正能卖得长久,笑到最后的农人有几个?大部分真正做有机农产品的,大多都还在负债,要么就中途夭折放弃了。

当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种出“高端”农产品,且不乏各种宣传之后,却发现销路仍旧艰难。中国人,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花高价买农产品呢?!

明明有需求,却不愿意买,其中原因,复杂又简单。大致可归结为三点:

1、社会信任危机:如产地造假、用药造假、营养成分造假、认证造假…什么都可能是假的,大量的虚假宣传和欺诈营销打击了消费者,也搅乱了市场。长期以来,消费者和销售者、生产者之间的信任基础淡薄,大部分人不愿也不敢随便去买高风险的高价农产品?

2、饮食正义未构建:种地的合理收入是多少?农产品的合理定价是多少?农民的地位和尊严如何体现?在物价飞涨、城乡差距渐成鸿沟的今天,无数农民背井离乡成为“回不去村融不进城”的农民工,但有多少人或是消费者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农民用超出一般心力和劳动凝结出来的产品,却无法在市场上得到应有的认可,在享受土地产出的时候,没有人关心什么是饮食正义,什么是合理分配!

3、真的买不起:中国人是需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但往往有些昂贵的价格实在不接地气!不仅仅是消费习惯的问题,而是放眼全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其实都十分有限,面对高价(优质)农产品,负担能力依旧会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城市大众阶层来说,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国消费者市场不管是规模还是质量上较过去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消费能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虽然说,年轻一代的心态和消费习惯正在改变。他们喜欢外出用餐,享受美食,他们愿意为了健康、情怀或其他述求,超支、预支甚至透支消费,但对于高价优质的农产品的持续消费之路还有一定距离,因此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的从事者应紧贴市场需求,按需生产,避免滞销。

咨询热线:010-58403322
传真:010-85868411
E-mail:lanshi9999@126.com
P.C100123